今年68歲的戴修義是儺面具制作技藝的第五代傳承人。郎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安徽省郎溪縣梅渚鎮的城邊,一處并不起眼的簡易瓦房里,掛著一排面具,68歲的戴修義仔細端詳片刻后,若有所思地回到工作臺前,左手執刀,右手握錘,對一副即將完成的面具進行最后的打磨。
這樣的場景,對于癡迷儺面具的戴修義來說,早已習以為常,他雖記不清耗費了多少圖紙和木頭,但截至目前,出自他手的600多張儺面具,印刻的是一份執著,更是一份熱愛。
戴修義,儺面具制作技藝的省級非遺傳承人,30多年來,他刀不離手,堅守儺面具制作技藝的傳承,用一把雕刀守護著儺面具雕刻這門手藝。
戴修義學徒并不算早,38歲的時候,才師從老丈人,至今算下來,他已經是儺面具制作技藝的第五代傳承人。
在此之前,他其實是一名語文老師,因為老丈人是該門技藝的傳承人,得空的時候,他就幫忙打打下手。有寫字畫畫的基礎,加上悟性頗高,戴修義很快就得到了老丈人的賞識,原本“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慣例,到他這里,打開了“缺口”。
戴修義正在給儺面具上彩。郎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鑼鼓一響,儺舞開場。
當看著同齡人戴著神秘的古儺面,隨著咚咚鏘聲揮舞著手中的道具忘情地跳來跳去,一顆對儺文化好奇的種子在戴修義心中埋下。從此,他與儺面具文化保護結下了不解情緣。
1988年,戴修義正式拜于老丈人門下,開始學習儺面具的雕刻技藝。從起初的門外漢,到今天的傳承人,30多年的光景,戴修義“刀耕不輟”,幾十年如一日堅守著儺面具這個冷門的手藝。
儺面具,素以“千神千面”著稱,單從形象上來看,有的森嚴凌厲、有的眉粗眼大、有的齜牙咧齒、有的溫文爾雅……雖然各有各的不同,但在戴修義眼里,只要掌握好要點,潛心研究,就能在傳承的基礎上雕出好的作品。
年近七旬的戴修義在校園里為孩子們講解儺文化。郎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梅渚鎮的儺面制作技藝重在刀工,一張面具從選料、制坯到加工、精雕,再到打磨、上彩,往往需要經過十多道工序,有時候一副作品完成下來,需要耗費少則一周,多則一月的功夫。
“要想成為一名好的儺雕匠人,除了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氣,還要敢于創新。”戴修義深有感觸,如今,儺面具的雕刻藝術早已超越了過去祭祀的意義,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因學藝時間長、難度大,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儺面手藝人,至少要3年時間。”戴修義直言,也正因此,讓儺面具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并被許多人所遺忘。
儺舞“跳五猖”。郎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時代在變,受眾在變,但戴修義潛心制作儺面具的那份初心,始終未變。比起一副2500元的當下市場售價,戴修義更關注的是,這門手藝要能夠傳下去,不能讓幾十年的手藝斷了弦兒。
現在,上了年紀的戴修義,最困擾自己的就是后繼乏人。如今,對于他來說,已不單是手藝人,更是“守”藝人,雕刻儺面具,也不僅是他的謀生工具,更是他對傳統儺文化的守護。
“希望能找到真正愿意學的年輕人,有愛好、能繪畫,最好還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把這門手藝留下來、傳下去。”戴修義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