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鏡堂的手抄英文書手稿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供圖
【科學家手稿】
◎張曉錚
這是一本英文手抄書,連封面共61頁,每頁55行,每行約50個單詞,每頁共2750個字母,全書共計167700個字母。除字母以外,書中還包括條形統計圖表、建筑平面圖等元素,與原版相比無一省略,全數抄錄。
整本手抄書字跡工整,無明顯涂改痕跡,猶如機器打印出來的樣本。實際上,這本手抄書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何鏡堂在沒有桌子、沒有尺子的情況下,僅用3天的時間一筆一劃完成的。
3天寫就完美手抄本
時間回到1964年,何鏡堂正在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專業攻讀研究生,并開始著手準備畢業論文,論文的主題與醫療建筑有關。那個時代,中國還沒有互聯網,更無法從網絡上獲取資料,所有能獲得的資料都是紙質的。如果想查找資料,省內的圖書館又查不到,那大概就只有北京的圖書館才能滿足需要。為了全面地收集資料,何鏡堂跨越1874公里,從廣州坐了12個小時的火車來到北京。
在北京的圖書館何鏡堂真的借到了一本相關的英文資料,可惜這本書只能借閱3天。3天的時間太短了,若只是用3天的時間潦草地翻看資料,遠遠不能達到研究的目的;若只是摘錄部分內容,又無法窺其全貌,回去以后難免有所遺憾。思來想去,為了能夠深入鉆研這本來之不易的參考書,何鏡堂決定親手復制這本英文書。
當時何鏡堂就住在西單附近的一個狹小的招待所里,房間里連桌子都沒有。為了在3天內完美地復刻這本英文書,他專門買了透明紙進行抄錄。盡管手頭沒有尺子,但是憑借多年的畫圖經驗,何鏡堂徒手畫出了標準的條形統計圖表以及建筑平面圖等一系列的復雜元素。而他當年用來抄寫這本書的筆竟然是需要蘸取墨水才能進行書寫的尖頭鋼筆。
3天,167700個字母,平均每天完成55900個字母,這其中需要的耐心和專注對于如今習慣使用電腦打字的我們來說是難以想象的。
設計多個知名作品
何鏡堂在這本英文手抄書上的辛苦付出,緣于他對所學建筑專業深深的熱愛。
1938年4月,何鏡堂出生于廣東省東莞市,因為從小喜歡數理化和繪畫,他在老師的建議下選擇了建筑專業。何鏡堂認為建筑師既是工程師,也是藝術家,只不過他的藝術夢想直到45歲的時候才正式開啟。
1983年5月4日,何鏡堂從北京回到自己的母校華南理工大學設計研究院工作,到廣東的第三天,他就積極參與到深圳科學館的投標工作中。一連閉關20天后,何鏡堂與夫人完成了建筑設計的模型,并在大會上一舉中標。深圳科學館不僅是何鏡堂個人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改革開放時期的代表性建筑。
45歲之前,何鏡堂從未有過建筑作品,而他主持設計的首個作品深圳科學館一經亮相便受到各方的好評。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對建筑設計持之以恒的熱情,在專業上刻苦的鉆研精神,加之長年累月的積累和沉淀,讓何鏡堂大放異彩。
此后,何鏡堂真正開始了他的建筑設計之旅,他主持設計了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天津博物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錢學森紀念館等標志性建筑。其中最為人熟知的還是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該方案從全球344個應征方案中脫穎而出,集中體現了全球華人的智慧,成功詮釋了中國文化的時代精神。
除了文化博覽建筑,何鏡堂在校園規劃設計上也得心應手,他主持了澳門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重慶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鄭州大學、上海大學等近200個大學校園(區)的規劃設計工作,并堅持在建筑創作中將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結合在一起,創造屬于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標志性建筑。
何鏡堂的作品獲國家級金獎2項、銀獎3項、銅獎4項,省部級以上獎項30余項。這些卓越成就的背后是何鏡堂對建筑事業的熱愛,對學術的鉆研,以及持久的專注和耐心,不變的定力和意志力。
。ㄗ髡邌挝唬褐袊茀f創新戰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