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長江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審議。
長江保護法是我國首部流域法律,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長江保護法實施一年多來,成效如何?
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推進生態環境修復:長江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報告指出,長江流域各地和國務院相關部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依法治江、護江、興江取得積極進展。
長江保護法頒布實施后,各地各部門強化長江大保護的使命擔當,扎實推動法律貫徹實施;著力完善制度體系、抓好法規清理,促進長江保護法落地落細;加大水污染防治和監管力度,狠抓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嚴格執法監管,彰顯長江保護法治威力。
報告顯示,2021年以來,長江經濟帶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網超過1.69萬公里,新建污水處理廠規模每日600多萬立方米,推動化工企業搬改關轉超過1000家,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8.1%,支持5400多艘船舶實施受電設施改造,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1137座尾礦庫污染治理。
同時,組織開展長江干流岸線利用項目清理整治,累計清理整治違法違規項目2441個。推進河湖“清四亂(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常態化規范化,2021年清理整治長江流域“四亂”問題1.4萬個。
報告指出,各地各部門統籌推進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大力推動三江源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統籌推進長江流域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建立長江流域省級河湖長聯席會議機制。實施長江河道采砂管理規劃,組織開展采砂綜合整治行動和采砂船舶專項治理。在長江流域布局實施了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
報告顯示,長江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1年長江流域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7.1%,長江干流水質連續兩年達到II類標準,長江經濟帶經濟總量占全國比重達46.6%,實現了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促進綠色轉型,推進綠色發展:長江流域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高
報告指出,各地各部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著力優化產業布局,推動沿江省市創建209家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高端紡織等優勢領域,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聚集群發展。
同時,科學有序推動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推動產業科學布局、有序轉移。截至2022年8月底,沿江省市列入搬遷改造計劃的574家企業中,562家已完成搬遷改造。沿江各省市距離長江干流、主要支流1公里范圍內列入搬改關計劃的363家化工企業中,299家已按計劃完成。
報告顯示,各地各部門促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嚴格取用水總量控制和消耗強度控制管理,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控制在21%左右。推動重點行業和重點用水單位節水技術改造,2021年以來支持長江經濟帶11省市創建266家綠色工廠、28家綠色工業園區、448項綠色設計產品、43家綠色供應鏈企業,推廣34家先進工業節水技術裝備,推動企業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
同時,加快長江干線14個鐵水聯運項目建設,5個已建設完成,推動大宗貨物集疏港運輸向鐵路和水路轉移,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2021年長江經濟帶沿線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完成231萬標箱,同比增長21%。
積極主動作為,解決短板和不足:進一步把依法保護長江落到實處
報告指出,長江保護法實施一年多來,各地各部門依法推進長江保護取得顯著成效,同時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需進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存在短板弱項,相關配套法規標準不夠完備,協作機制有待健全完善。
此外,法律實施中出現新情況、新問題。譬如,禁漁工作需要持續細化,一些湖庫出現魚類資源過高影響生態系統問題,部分規定需要深入研究落實。
對此,各地各部門要積極主動作為,提高工作的系統性和整體性,進一步把依法保護長江落到實處,做到規定明確、實效明顯、配套完備、發揮作用。
報告建議,強化學習宣傳,全面貫徹實施長江保護法;突出生態修復,依法推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落實法定職責,依法強化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加強頂層設計,凝聚長江大保護工作合力;健全法規標準,完善長江保護法治體系,切實推動長江保護法全面有效貫徹實施,依法保護長江母親河。